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完善国际合作机制 加强商会能力建设

联络部 2019年11月15日

摘要: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自成立以来,在国际合作机制建设上进行了一系列实践和探索,总结了20多个国际合作机制以及坚持“五要”理念、做好“五抓”和重视“五做”等体会。通过成立中外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工作委员会,加强机制建设,搭建活动平台,并注重商会智库建设,在服务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

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成立以来,针对研究不够,人才不足,平台不大,衔接不利,能力不强等问题,通过积极探索与实践,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机制建设:

(一)成立机构,加强商会国际合作机制建设

一是中外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工作委员会合作机制。中外工委是一个与会员企业相关专业机构,尤其是海外组织合作共建,以服务我国民企走出去,同时服务海外企业来华开展业务的双向工作组织。分为双边机制(如中斯工委、中伊工委)和多边机制(中欧工委、中阿(拉伯)工委)等;服务机制(金融服务工委)。

二是亚太贸易协定工商会合作机制。由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部长级会议正式批准成立,以服务私营企业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为主的多边合作组织框架。该组织常设总部落户中国北京,有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民间组织中的机构设置权、规则制定权、国际话语权。

三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商会合作联盟合作机制。各国工商会是各国工商界重要的工作组织与服务平台,一般在各国有较大影响力。截至目前,我会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有工商会建立了互为会员的合作关系,签署了MOU。

四是国际政商领袖合作组织合作机制。2017年12月1日,我会与欧洲创新发展基金会签署了设立国际政商领袖合作组织的合作协议。欧方以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先生为代表,负责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欧洲国家前政要。我方负责在华工作。

五是履行社会责任工作委员会海外党建工作机制创新建设。我国海外有民企5万家以上,不少民企存在有党员无党组织的情况。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民企党建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两个覆盖的精神,我会提出海外党建工作以“履行社会责任工作委员会”辅以商会走出去和互联网+,成为民企及商会党建工作机制建设的创新之举。

(二)开展活动,组织商会国际合作机制建设

一是世界双创中国峰会活动机制。经过争取,世界双创峰会组委会和世界创新组织同意在我国举办一届峰会。同时,世界创新组织可以在中国设立中国创新组织的大型国际性创新活动。该活动有世界创新“奥斯卡”之称。

二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商领袖峰会活动机制。我会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有工商会签署民营企业开展“一带一路”建设机制合作协议。结合亚太贸易协定工商会合作机制,通过组织工商领袖会议和双边以及区域性多边合作活动,推动民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三是海峡两岸青年企业家圆桌会议活动机制。该活动机制是由我会和民进中央在国务院台办指导和参与下,组织开展的以服务台湾青年一代创业者为主体,组织创业交流和项目合作为内容的重要互动机制。我会正在筹建台湾青年企业家活动平台,积极开展台湾青年企业家创业交流工作。

四是中国民企走出去风险防范座谈会及教育培训活动机制。“抓住机制,积极作为,趋利避害,防范风险”是中央领导同志对我会以及民企走出去工作的重要批示要求。我会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民企走出去风险风范,提出了“民企走出去十大风险防范和商会服务民企走出去十大风险防范服务”。

五是服务民企走出去国际投资项目发布会活动机制。我会与海外商协会、驻外交使团以及国外其他招商机构和国内相关组织不定期举办多场国际投资与商贸洽谈会、项目发布会。通过官网、微推送和各种有效途径先后发布上万条项目信息。其中,许多国际技术转移和海外投资项目得到落实。

(三)通过载体,进行国际合作机制建设

一是中国民企国际经济合作蓝皮书发布机制。该蓝皮书是指导我国民企进行海外投资与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图书,也是国别区域性风险防范和企业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跨年度服务指南。由我会与发改委、商务部和相关专业风险防范研究机构合作完成并发布。

二是中国民企走出去信息报送机制。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同意由我会负责定期、不定期报送民企走出去相关信息。到目前为止,已上报各类信息数十条。其中,民企海外投资金融风险、人才需求、科技创新、国别风险以及党建等相关内容受到中央领导批示。

三是国际技术转移机制。我国民企的产业转型升级、产品结构调整急需国外先进技术支持。为此,我会专门成立了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并与欧州国际技术转移联合会、欧盟中国城市发展委员会等签署合作协议。已推动引进“德、中”科技双园建设、“城市矿山”“氢能源”等一大批国际技术转移项目。

四是“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机制。依据“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规则、规定,该机制可以受理民间与民间、民间与官方以及某国家的投资人与另一国家政府的商事法律纠纷,实现调解和诉讼、仲裁、公证以及线上线下、国内国外、官方民间等相关服务对接。

五是国际市场信用管理与商品追溯机制。我会“诚信建设追溯工作委员会”除积极推动国内市场信用管理与商品追溯体系建设外,已同“一带一路”沿线17个国家的政府和工商组织开展商品追溯服务,努力实现出口进口商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和责任可纠。

(四)依托时序,开展国际合作机制建设

一是中国境外中资企业年会活动机制。由我会倡导,联合中国开发性金融发展促进会共同举办的中国境外中资企业年会,每年举办一期,均在“两会”召开之后半个月内举办。有媒体称这一年会已成为中国中资企业走出去的“风向标”“助力器”“大舞台”。

二是中外企业家年度座谈会工作机制。为配合国家民间外交,在“中美贸易”争端大背景下,我会成功组织了“中法企业家50人委员会”年会并在美国纽约组织了“中美企业家年度峰会”,取得了积极的国际影响。

三是年度“一带一路”民企海外人才工作交流机制。由我会举办、我会人才服务中心承办,联合相关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共同举办的“一带一路民企海外人才合作交流年度峰会”是服务民企走出去解决海外人才需求的重要活动与机制。其中,国际化人才流动已从国内需求发展到国际需求以及本土化需求。

四是“一带一路”年度报告出版机制。由我会策划并组织我会国际智库成员与外国专家主笔,反映国际社会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建设伟大实践的认识,以不同视野、不同角色、不同方位、不同人群以及用“旁观者清”的态度认识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成果,受到广泛关注。

五是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十大新闻”年度评选机制。为大力推动民企走出去和民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我会联合国内主流媒体,每年年底举办“十大新闻”暨年度中国民企走出去与媒体作用峰会。通过企业推荐、网络投票,海外调研等多种方式收集新闻报道素材,经过专家与媒体的投票与共同评审,最终发布评选结果。

除通过以上四个方面进行国际合作机制建设外,商会还通过商会智库,与主流媒体合作,尤其是利用政府在国际合作中的双边、多边机制,建立更适合商会等民间合作机制建设,并成为政府国际合作机制建设的补充、完善和支撑。

总结我会在国际合作机制建设方面的实践,主要体会概括为坚持“五要”、做好“五抓”和重视“五做”。具体如下:

(一)坚持“五要”理念

一要放开国际化视野。用国际眼光和视角去了解和认识商会的国际化需求和解决方案。二要拥有国际化格局。确立商会国际化方向基础上的谋篇布局和投棋布子。三要注重国际化思维。商会国际化思维的前提是了解国际化规则与运用跨文化管理,用国际化思维方式与表达习惯参与国际合作并得到国际广泛认同。四要聚集国际化人才。一个商会的国际化,不只是有无国际合作机构,关键是拥有在国际合作中具有国际化创新思想,整合国际化相关资源,担当国际化合作重任的复合型、能力型、创新型人才及团队。五要打造国际化品牌。商会国际合作品牌建设是国际合作机制建设的重要标志,是国际合作能力建设的集中体现。

(二)做好“五大”领域

一是做好经济合作领域的国际合作。经济合作是当前国际合作机制建设中的主体内容。尤其是商会以服务会员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及国际经济合作,必然把在投资、商贸、科技等领域作为重要合作领域而发挥作用。二是做好人文交流领域的国际合作。发挥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中外人文交流领域的国际合作是党和国家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做好公共外交领域的国际合作。公共外交与民间外交在当今国际关系中至关重要,都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商会将是公共外交的中坚力量,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四是做好社会责任领域的国际合作。商会要充分认识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应用对于商协会在国际合作中的重要影响,以及包括指导会员企业国际合作所发挥的作用。

五是做好组国际组织合作领域的国际合作。商会既要与全球性国际组织开展合作,也应与区域性国际组织加强交流,通过合作机制提升国际合作能力与水平。

除上述五大领域之外,商会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在专业领域加强国际合作机制建设。这也是行业商会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注重“五种”方法

应注重加强商会国际合作机制建设的路径与方法。根据我会的实践,我们总结出“机制建设五法”就是:借势、借力、借脑、合作共建、用好人才。其中,借势就是善借国家发展大势、世界潮流大势,“一带一路”就是当前大势;借力就是和有能力的商会以及相关机构合作带动;借脑就是建智库、出思想,办成有智慧的商会;合作共建就是与专业团队和会员企业共建商会国际合作的专业机构,提升自身国际化能力;用好人才,就是千方百计留住国际化人才,事业用人,待遇留人。同时,还要建设不求所有,但为所用的“第二团队”。

总之,商会作为国家的社会力量,作为民间的社会组织,作为会员的社会平台,尤其是作为政府与企业的桥梁纽带和国际合作中的重要角色,加强国际合作机制建设,真正打造成在企业走出去中有号召力,在行业国际合作中有影响力,在品牌形象上有公信力,在能力建设上有生命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商会组织,将是我们共同的课题、任务和努力方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