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东省民间对外交流合作商会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打造中小微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和跨境电商服务平台,从产品供应和海外市场服务两个维度给中小企业提供国际贸易风险管控、流程精细化掌控、国家外汇、融资、市场开拓等优质全面的服务;积极服务民间外交,树立和展示中国形象;依托山东区位优势,在促进中日韩民间合作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山东省民间对外交流合作商会是山东省工商联承担对外交流合作职能的民间商会组织。商会自成立以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服务国内民营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实现国际产能合作,助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积极服务民间外交,树立和展示中国形象,发挥商会职责,取得了切实成果。
一、突出政治引领,牢记使命担当
商会作为中国民间组织代表参与国际性民间会议及对外交往中,始终把无条件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外交大局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特别是民间对外交流的信念和遵循。2018年,商会参加“首届上海合作组织人民论坛”,会长于晓怡做了“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优势,为建设'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砥砺前行”的发言,世界十大主流报刊之一《英国卫报》等国内外知名媒体予以较高评价。同年,参加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边会,针对社会组织如何推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国际智库进行探讨。2019年8月,于晓怡会长作为中国民间组织12人代表团执行团长,参加了第68届联合国民间组织大会,这是中国NGO组织首次参加联合国NGO组织大会。于晓怡会长在“国际合作与社会服务”主题讲坛上作了发言,积极倡导遵循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习主席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努力。在中美企业家座谈会上,商会就如何实现求同存异,包容发展,改善中美经贸关系、实现共赢提出倡议。一系列重要的国际平台上,商会借助民间组织的优势为中国强力发声,积极传递中国价值,为提升中国影响力做出了积极不懈的努力。
深耕人文交流,构筑民心相通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根基和重要支撑。为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商会坚定不移贯彻习主席“国之交、民相亲、心相通”的指导思想,深耕细作人文交流,增进友谊互信,实现深度交融,通过民间交往的契合,实现国家利益的融合。
商会依托会长单位长期以来与各国政府、议会建立的深层互信及雄厚的外经外贸资源,开展多领域、多渠道、多层次民间互动交流。在深入了解交往国社会、法律、市场意识形态,国家运营体系、管理体系,治理体系,风土人情、消费理念和传统习惯等基础上,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交流实行一国一策,一地区一策,做到精准沟通、精准把握融汇商机,达到多方共赢,既做到民相亲,又做到利相融,进而达到心相通,有效推动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环保等领域民间交流合作。
通过参加“丝路一家亲”行动印度尼西亚站系列活动,与印尼民间组织签订合作备忘录,推动山东与印尼民间组织加强联合,为推动两国民间交流搭建新平台、注入新活力;2018年至2019年4次赴蒙古国,与蒙古国政企高层建立联系,确立了建设中蒙进出口平台和窗口的合作意向,推动了蒙古国“发展之路”(“草原之路”)战略同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对接,未来在农牧业、农牧产品加工、基础设施、能源资源项目开发、物流运输等许多领域可推动实现务实合作;参与中国——尼泊尔社会组织民生项目对接会及公益捐赠活动,迅速增进中尼两国民间友谊和信任;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缅甸,借助文化渊源和长期经贸往来优势,深入友好交流,促成与缅甸海洋渔业项目开发意向并进入初步实施阶段;参加第十五届世界华商大会、世界华人商业与经济峰会,以国际视野,参与华商互动发展,架设华商经贸合作纽带和桥梁;会长本人还借助家族产业遍布东南亚地区的优势,在马来西亚、缅甸、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等国逐步推进政府、企业和民间的友好关系,把更多人才、技术和资金引入山东。
2019年,会长参加了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和高级别会议以及民心相通分论坛,重点围绕民间交流、民意沟通和民生合作展开讨论与互动。商会作为丝绸之路沿线民间组织合作网络会员单位,参加了第二届丝绸之路沿线民间组织合作网络论坛,与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70名中外民间组织机构代表围绕“深化务实合作、共创美好生活”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同时,商会多次赴日韩、港澳、东欧考察,为“一带一路”建设疏通民意、凝聚共识,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战略对接、互联互通、文明互鉴、民心相通,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做出了努力、贡献了智慧。
三、搭建高端平台,助推国际合作
多年的对外友好交往和对外经贸合作,商会与遍布世界各大洲的几十个国家,特别是与日韩、欧美、中东欧、东盟、南亚、中亚等国的有关议会、商协会等群体之间建立了长期稳固的互信关系。在服务民企“走出去”实现国际产能合作过程中,积极搭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交流、合作及服务保障平台,确保在稳固传统日韩、欧美等市场同时,东欧、东南亚、南亚、北亚等新兴市场逐步扩大。
一是搭建开放式、协作式、延伸式服务平台,及时传递合作需求、互通国内外贸易信息。商会积极参与有关部委“走出去”专项课题,并建立了与商务、外汇、海关、商检、贸促会等部门的联系机制,配合“一带一路”倡议,为民营企业争取有利环境;利用会长单位与各大银行多年紧密关系和信用额度,帮助民营企业做境外担保、信用融资等,给会员企业特别是进出口企业和出口产品加工企业缓解融资难的矛盾;与国外咨询机构、知名投资银行、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及时掌握国际最新政策和商业信息;同时组织会员参加高端经贸论坛、到境外洽谈考察,与国际组织代表、知名商家及行业领袖共同探讨“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机遇,为民营企业了解国际市场、整合国际资源、促进国际间区域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打造中小企业“走出去”全方位高端服务平台。依托会长单位在资源整合、对外投资风险管控、国际贸易专业团队等方面的优势,打造中小微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和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其中,“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在产品供应和海外市场服务两个维度给中小企业提供优质全面的服务,包括国际贸易风险管控、流程精细化掌控、国家外汇、融资、市场开拓等;“中小微企业外贸供应链服务平台”升级完善了十二个专业支持平台,涵盖了为中小企业“走出去”提供的“一条龙”全方位服务。平台已与近两万家民营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拉动山东出口超百亿美元,成为山东省政府购买服务的主要平台之一,经验和做法被国家商务部在全国外经外贸系统推广。
商会同时利用金融科技技术,建立了以信誉为基础的B to B交易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对企业信用和信誉做精准描绘,在此基础上,为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提供第三方评估,为中小企业贸易融资以及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风险管控提供坚实保障。
四、依托区位优势,打造中日韩高端民间合作示范
山东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有重要的日韩区位优势,人文优势、资源优势亦得天独厚,中日韩产业之间互补性强。一直以来,商会高度重视与日韩民间交流合作,始终把不断拓展同日韩民间经贸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放在助力山东对外开放的重要位置。
为推动山东“医养健康”新兴产业发展,商会积极推进会长单位新华锦集团与日、韩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医疗院、养老机构合作,与日本第一家养老上市公司长生控股株式会社联合投资成立了新华锦国际颐养中心,目前已成为国内高端养老企业的标杆。2018年7月新华锦集团与韩国延世大学Severance医疗院等多家国际高端医疗机构合作建设的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医养健康综合产业项目奠基。2019年10月,商会与日本民间组织在青岛举办了首届“日本物产汇”产品展示会,取得了较好效果,人民日报、省、市主流媒体进行报道。这是山东民间组织第一次与国外民间组织合作举办国外产品展示会,是山东构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贸易互联互通的有力举措,对深化和巩固中日民间友好合作关系,具有良好借鉴意义。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实现“一带一路”愿景既需要国家和政府层面合作,也需要社会和民间的响应。商会作为民间组织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参与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将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更好地服务会员企业“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