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跨境安保与海外利益安全成为实现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的重要后勤保障。蓝盾安保集团实施“市场全球化、布局国际化”战略,适时转型升级为安全整体配套服务商,打造海外品牌工程,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健全的安保体系、先进的安保设备和综合安保服务,给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建设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障。
一、企业概况
蓝盾安保集团有限公司是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成立的综合性安保服务企业,注册资本2.997亿元,在北京、上海、哈尔滨、天津、深圳、广州、长沙等地共设13家子、分公司,现有员工2万余人。公司主要提供安全技术防护、安全设计、特需护卫、会务安保、科研开发、物业等服务。先后被评为第29届奥运会安保保安服务项目先进单位、中国保安服务十大影响力品牌。
二、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情况
目前,蓝盾安保集团在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设立驻外办事处,对接当地企业的安全评估、安保培训和人力输送业务;在中东地区设立独立子公司,承接中东地区当地安保服务;在非洲与当地合作伙伴紧密合作,通过企业属地化管理,真正解决用户沟通差异和文化障碍,将先进的安保理念带出国门,走向非洲。
三、经验做法
(一)紧抓“一带一路”机遇,进入海外安保市场
随着我国对外投资合作规模的不断扩大,“走出去”的企业和人员面临着更多不确定的安全风险和更多的海外安保问题。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健全的安保体系、先进的安保设备和综合安保服务,将给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建设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障,能够有效减少企业的顾虑和额外管理成本。目前,已有不少中国安保力量为“一带一路”发展提供安保服务,但由于持枪、签证等因素的限制,大多数提供的服务仅仅是咨询、培训,以及派出少量的安全官到工地进行一些管理协调,无法满足扩大的海外安保需求,加上“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过度依赖政府保护以及更偏向于选择国际大型安保公司提供服务,导致目前中国海外安保服务企业所能获取的市场份额十分有限。
在此背景下,蓝盾安保集团实施“市场全球化、布局国际化”的“走出去”战略,凭着“敢为人先”的企业理念,经过公司充分调研和反复论证,于2017年开始,通过业务合作,安保人员培训,安全风险评估,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积极拓展海外安保市场,蓝盾安保集团利用自身平台的人力资源和科技研发优势,结合国内、外的安保资源,实现产业属地化经营,通过当地深化合作为我国“走出去”企业和当地企业提供了综合性的安保服务。
(二)根据市场新变化,适时转型升级
海外安保市场新的需求推动安保转型升级:一是“走出去”的企业和人员越来越多,服务次数急剧增加。二是安保服务范围延伸,从传统保安服务到综合安保服务,集人力保安、技术防范、现金管理及多种安保形式于一体,从过去以咨询、风险评估需求为主扩大至风险评估、安全培训、安保审计、紧急撤退和紧急医疗等服务。三是行为主体越来越多,境外中资企业、使领馆和驻外经商机构越来越多聘用安保公司,中国政府和公民也成为了安保公司的使用主体,参与主体也由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转变。面对日益扩大的海外安保需求和市场,蓝盾安保集团借力国内成熟的管理体系和科研技术团队,迅速调整组织结构,从粗放的安保人力外派服务转型到安全整体配套服务商。
(三)打造品牌工程,提升海外知名度
2018年蓝盾安保集团中东公司猎鹰国际安全公司,接到科威特合作伙伴K公司安保升级业务订单,客户在整体安全防护、应急预案及突发事件处理上提出高标准安保要求。公司接到客户订单需求后,快速组织技术团队进驻客户安全中心,通过详细调研,结合当地环境和人文特点,半个月内给出专业性安保系统方案,进行安防系统和安保强度升级:一是通过升级更新安防监控系统及安检设备,提高硬件水平和安全保障。二是增强安保人员培训,通过公司安全专家对客户管理人员和安保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商场工作人员提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理论和业务水平。三是强化各类应急预案及突发事件处理,提高风险意识,增强反应能力,并通过接近真实的亲身体验应急演练,提高商场应对突发事件的分析研判、决策指挥和组织协调能力。经过一年的安保服务升级,目前该商场偷盗案件发生率下降8%,客户满意度提升5%,使该项目成为当地安保品牌工程,蓝盾安保集团在当地获得良好口碑,达到客户方与公司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