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联”为媒 深化服务
江苏各地护航民企“走出去”高招频现
为积极应对全球疫情和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挑战,贯彻落实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江苏省各设区市工商联在上级工商联引领下,积极开展以“送政策、送服务、防风险”为主要内容的“两送一防”专项行动,以“联”为媒,深化服务,护航广大民营企业高质量“走出去”。
江苏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顾万峰表示,江苏省工商联积极鼓励支持江苏民营企业国际化布局,重点围绕海外江苏商会建设、江苏境外园区推介、民营企业海外综合服务等方面寻求创新,各设区市工商联积极响应、主动作为,为护航民企“走出去”打下坚实基础。
多部门合作建平台
为充分发挥工商联“联”的功能,增强服务“走出去”民企的能力,江苏省各设区市工商联以“联”为媒,与地方党委政府加强合作,积极担当民营企业联系党委政府的“接线员”,建立服务“走出去”民企的强大平台。
2月4日,南京市工商联与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举行工作交流座谈会,加强对境外南京商会会员企业人身财产保护和安全风险提示。
6月2日,南京市工商联走访市发改委,了解近年来民营企业“走出去”项目备案情况,并收集了重点企业及项目要素,及时与企业建立联系。
9月22日,由苏州市商务局、苏州市工商联、中国信保苏州办事处联合举办的苏州市海外投资企业联合政策宣讲会在苏州举行,苏州市60多家重点海外投资企业以及来自苏州市工商联各成员单位的代表到场参加。
9月29日,无锡市工商联与中国信保无锡办事处联合召开2021护航无锡民营企业“走出去”专项行动推进会。来自无锡市商务局、市外管局、“一带一路”法律服务中心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以及近20家无锡市重点“走出去”民营企业参会。
10月11日,在南京市参与“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经贸合作对接会上,南京市工商联邀请中国信保南京营业部相关负责人就助力民营企业“走出去”作交流发言。
通过高频率、跨部门协作,江苏各设区市工商联建立起服务“走出去”民企的有效抓手,拓展了工商联平台服务功能,为进一步深化服务筑牢了平台阵地。
多途径出击送服务
在瞬息万变的海外市场上,如何让广大“走出去”民企切实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怀,助力“走出去”民企劈波斩浪,知法、懂法、用法是防风险的关键,江苏省各设区市工商联通过多种途径送服务,为“走出去”民企护航。
近日,常州市工商联会同市税务局走访了小微企业——常州康吉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在得知企业目前遇到的困难后,主动送服务,帮助企业推荐联系原材料供应商,缓解资金流转压力、稳定货源,为企业渡过难关提供了有力保障。
今年以来,常州市工商联把服务小微企业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和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为实事”的重要举措,依托税收大数据分析,主动将适用于小微企业的最新减税降费政策进行精准投递,实现“企找政策”到“政策找企”的转变,确保优惠政策精准落地,助力小微企业行稳致远、发展壮大。
不久前,无锡市工商联会同统战部、发改委、司法局、商务局、外办、贸促会等多个部门,联合无锡市律师协会、海内外无锡商会等社团组织,挂牌成立无锡市“一带一路”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共建惠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一体化涉外综合法治服务大平台。
这是江苏省首个以“1+N”模式实体运作的法律服务中心,也是创新“一带一路”法律服务举措的实践探索。中心架构由1个无锡总部中心(民非组织)和N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海外分中心(以在外无锡商会、涉外律师等为主要合伙的独立法人资质公司)组成,首批已在中国香港及新加坡、菲律宾、柬埔寨、澳大利亚、迪拜、埃塞俄比亚等地设立7个法律服务分中心,就近维护锡商锡企境外投资权益和驰援涉外法律服务。
为引领民营企业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国际经济建设,无锡市工商联率先探索出一条共商共建、共谋发展的特色法律服务之路,为推动民企高质量“走出去”打下了良好基础。
多渠道发力见成效
以“联”为媒,多管齐下,江苏省各设区市工商联在服务民企“走出去”方面结下累累硕果。
近年来,南京市工商联组织对实地走访的79家“走出去”民营企业和采集的120个跨境项目进行回访,在发动企业自主填报“全国工商联‘一带一路’信息服务平台”(目前南京市工商联已组织填报企业43家,项目29个)的过程中,多形式收集企业在“后疫情”下基本运营情况和“走出去”现状,将梳理的问题及时拉单挂账,通过市工商联服务民企365平台做好跟踪服务,协调政府职能部门解答、解决企业的问题。
南通市工商联与市检察院联合成立的“企明星”宣讲团,为商会和企业量身打造“菜单式”课件12课,南通市药品业商会、南通市湖北商会等12家商会600多名商会骨干、企业法人参与了听课。共同录制法律微视频课堂16期,覆盖人群超5000人。
南通市工商联成立“法治体检四进四送”专项法律服务活动领导小组,定期赴200家重点民企开展法律服务调研活动。截至目前,“法治体检”小组共走访重大产业项目22家,为家纺、船舶等重点行业出具法治体检报告8份,为企业排查法律风险78起,办理涉企法律事务230余件,其中调解案件160多件,调解涉及标的额逾219.14亿元,举办法治讲座69场,为800多家企业提供了法律风险防范讲座。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