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苏交科集团2009年就开始了国际化探索,包括设立海外子公司,与中国工程承包企业合作参与国际项目投标和实施,主要区域基本集中在“一带一路”地区。通过与西班牙老牌咨询公司Eptisa进行战略联合,实现了“一带一路”地区的深度布局,同时也为企业参与国际第三方市场合作创造了条件。
一、企业概况
苏交科是基础设施领域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为公路、市政、铁路、轨道、环境、航空和水利、电力等行业提供全过程咨询服务,公司产品是覆盖这些领域的各类解决方案。目前苏交科拥有69家子公司,在全球30多个地区设立分支机构,50多个国家开展项目,全球员工超过8000人,营业收入70亿,在2019年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和“国际工程设计公司225强”榜单中,分列46位和44位,位列ENR“中国工程设计企业60强”第6位。
二、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经验做法
苏交科在2009年就开始了国际化探索,包括设立海外子公司,与中国工程承包企业合作参与国际项目投标和实施,主要区域基本集中在“一带一路”地区。2016年,借鉴国际顶尖工程咨询公司通过跨国并购实现国际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公司与西班牙老牌咨询公司Eptisa进行了战略联合,这是苏交科国际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Eptisa是欧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长期合作伙伴,将近80%的业务在西班牙本土以外,分布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沿线深耕多年。通过与Eptisa战略联合,苏交科实现了“一带一路”地区的深度布局,同时也为企业参与国际第三方市场合作创造了条件。苏交科在基础设施领域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布局和全过程综合解决方案能力,Eptisa在熟悉“一带一路”文化、法律、经济社会环境、工程建设环境、技术标准等方面优势突出,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服务“一带一路”沿线第三方市场,用实际行动帮助沿线居民提高生活水平。
比如,苏交科承担设计、项目管理和技术服务的土耳其马尔马拉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最大的交通基建项目之一。项目建成后将原来所需的185分钟通行时间,缩短至104分钟,大幅改善了伊斯坦布尔连接欧洲和亚洲的轨道交通状况。
苏交科承担施工监理和质量控制的泛欧运输走廊项目连接奥地利萨尔茨堡、希腊萨洛尼卡和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是欧洲的主要交通动脉之一,建成后将有助于改善欧洲的交通状况。
苏交科承担设计、监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尼泊尔麦拉姆齐集水工程和导流隧道,目的是解决加德满都山谷地区季节性水资源短缺情况,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健康水平。我们凭借这一项目获得亚洲开发银行最佳咨询伙伴奖。
苏交科实施的印度乌代浦智慧城市项目,对老城区进行改造更新,推动传统城市的数字化管理和服务。印度政府计划实施100个智慧城市,我们承担了其中6座,其中,乌代浦智慧城市在100个城市中排名第3。
苏交科负责开发和运营的叙利亚水资源管理系统,由欧盟重建局委托,旨在建立可视化的涵盖各种地理、环境、生态等信息的综合水资源管理系统,以便政府部门能够更好地监督管理水质、水环境及公众健康。
苏交科通过与Eptisa公司共同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增进了对“一带一路”地区法律文化和国际工程技术标准、工程惯例的理解,学习了国际先进技术经验,提高了自身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国际品牌影响力:
三、主要体会
(一)“走出去”需要主动融入国际社会,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诚信经营,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树立中国企业的正面形象。中国国力的持续增强,使企业能够以更加主动、自信的姿态拥抱世界,但首先要充分尊重和主动融入国际社会。在参与第三方市场合作过程中,要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政治、法律、文化、习俗,入乡随俗,更要主动树立中国企业诚信规范责任担当的社会形象,在获得企业经营业绩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二)中西双方体系文化的融合,是企业国际化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要作好长期准备。2016年与Eptisa公司战略联合之后,苏交科面临的最大挑战或者说痛苦在于跨文化管理,这里面既包括国家文化之间的差异、也包括企业文化本身的差异,不同价值观、工作习惯、管理流程和系统,这些都给企业融合带来巨大阻力。经过几年的磨合,对于苏交科来讲,这项工作还远远没有结束,还需要做好长期艰苦融合的准备。
(三)国际化发展,人才建设尤为重要。苏交科作为提供咨询服务的智力密集型企业,人才培育非常重要。特别是走出去之后,需要针对国际客户的需求特点,做好国际化人才引进和培养,进一步完善企业的人才结构,以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四)“走出去”反过来会促进企业本身的提档升级。“走出去”要求企业从业务模式、核心产品、服务能力、管理体系等方面全方位与国际先进企业对标,反过来也会倒逼企业提升自身能力。为支撑公司国际化发展战略,苏交科提出“复制IBM”,请IBM做新一轮战略咨询,引进了IBM的“BLM业务领先模型”用以指导公司战略规划的制定,并全方位对标学习IBM的管理实践,希望能够充分借鉴IBM这样一个伟大企业的成功经验,对公司进行整体提档升级。
(五)“走出去”过程中面临很多不可预见的风险,要做好长期艰苦作战的准备。走出去的过程不会那么简单,会面临很多不可预见的风险,无法充分预估,要学会通过一次一次风险事件的应对,不断提高抗风险能力。
上一条:
下一条: